Menu

女篮观察:三战高得分,亚洲杯阵容显露

    



中国女篮时隔一年的再度交锋,于西安重遇日本女篮,其战斗情景激荡人心。在这一场较量中,以101-92的分数成功复仇,这一胜利的背后,是宫鲁鸣重返帅位取得的3连胜。球队的各方面表现都逐渐达到了外界的期待。尽管投篮的稳定性尚未达到预期,但这支中国女篮在态度和精神层面与去年那支队伍相比,已经有了天壤之别。

过去的3场比赛中,中国女篮场均得分高达109分,这一数字创造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新高。回想去年,热身赛的得分大多维持在60至70分之间,而如今,女篮的得分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。

去年的热身赛战绩让外界印象深刻。面对日本、澳大利亚以及欧洲拉练的球队,女篮一度陷入了一胜难求的困境,甚至在主场被日本女篮双杀。然而,经过短时间的调整和磨合,这支女篮队伍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高度。

那么,宫鲁鸣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呢?

答案在于他对于队伍的精准定位和调配。老将如潘臻琦、黄思静、王思雨、杨力维等依然在队内获得机会,但出场时间得到了严格的控制。他们很有可能是女篮亚洲杯的核心球员。与此同时,以张茹、韩旭、杨舒予为首的中生代球员获得了大量的出场机会,他们将是接下来2028年奥运会周期的重要角色。

对于那些入选过集训队或是首次被征召的女篮球员,宫鲁鸣给予了他们接近10-15分钟的出场时间。而对于那些表现未达预期的边缘球员,他们的出场时间则被控制在5-10分钟。

从外界的观感来看,这支中国女篮打得非常团结。老将有机会在新一轮的奥运会周期中继续留队,中生代接管重任,而年轻球员则具备冲击国家队位置的能力。这种良性的竞争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球员的积极性。

许多球迷可能认为杨力维、王思雨等人的年龄已经超过30岁,但在篮球场上,30+的年龄并不意味着不能继续为国家队效力。去年的澳大利亚女篮奥运会阵容中,就有43岁的劳伦杰克逊和35岁的托罗扮演重要角色。

在FIBA赛场上,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。虽然有人认为女篮正在逐渐追求快速反击和三分球的战术体系,与男篮的打法日益接近,但内线的绝对高度仍然被视为决定球队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。即使剔除美国女篮这种绝对强队,拥有一名世界级别的中锋,身高超过2米以上,也能让球队的综合实力提升一个档次。

宫鲁鸣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练员,很可能会以韩旭、张子宇这两名内线为核心,围绕他们搭配不同特点的锋线球员和后卫球员。若从目前的16人名单中挑选参加女篮亚洲杯的12人名单,那么以上所提到的球员无疑将是主力人选。特别是那些相对健康的球员,他们将是球队征战亚洲杯的重要力量。


【资讯关键词】:  韩旭  奥运会  亚洲杯  宫鲁鸣  杨力维  中国女篮主教练